细菌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细菌的教学设计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菌的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细菌的生殖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资料,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提高信息素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开展思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的内容,这课内容包括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生殖三部分。由于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看不见摸不着,比较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平铺直叙的讲解恐怕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根据他们喜欢上网、动手实践强的特点,对教材作认真的解读和适当的 ……此处隐藏16040个字……然引出本节课题—细菌。教学过程中和结尾也都联系了生产和生活实际,例如:苏云金杆菌产生的副芽孢子体能分泌毒素,对菜青虫等昆虫具有杀伤力,既能消灭害虫,又不污染环境,我们国家正在推广应用。学生非常感兴趣,容易理解和消化知识。
4、注重相关学科的融合
当讲到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时,我引用了抗战时期日本731部队研制细菌武器残害中国百姓的滔天罪行的历史事例,学生既理解了知识,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5、使用先进的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达到了优化教学的效果
本节教学内容—细菌,非常小,人的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但是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实验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弥补无法完成实验教学的不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6、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我改变以往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立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而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研究,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点滴经验,很不成熟。当然了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调整和改进。
1、教材中涉及到社会热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例如:关于“ DNA”这一知识时,应联系公安机关破案常采用“ DNA”分析、推断犯罪嫌疑人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2、在评价问题上,除老师评价外,还应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
3、应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大学生多层面活动的力度。
4、在大班额现有条件下,进一步研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