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锁的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枷锁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枷锁的随笔1草草涉猎一遍,为什么故事质朴自然,叙述手法毫不夸张,却可以让我们深陷其中,最大的理由便是共鸣。与另一部异曲同工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不同,他从一个遭遇不幸的平凡的年轻人出发,或许这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也或许这其中的奋斗历程与我们的人生有多处重合,那便是引起我们触感的地方。
本书的主人公菲利普从小残跛,失去双亲的他由伯父伯母抚养长大,而两人也期冀他能成为一位神父,第一重宗教的枷锁便无形钳制了他的童年,虽然他酷爱学习读书,但在学校饱受歧视,于是逃赴海德堡学习,因此他的童年可谓痛大于乐太多。认识了海沃德和威克斯使他对神学有了质疑,这便是对第一重枷锁的打破。此后,菲利普有过多段情史,假期回家和威尔金森互有好感但未曾相爱,回得后便不再联系,伦敦学画期间有对自己芳心暗许的普莱斯,但最后却被逼自杀,弃画学医期间爱上米德尔,却遭无情拒绝,米德尔随后流落风尘,一次次的感情经历将菲利普带进了第二重枷锁,情感,同时投资的失败,伯父伯母的离世让他对人世早已看穿,一切都已再无波澜,陷入第三重枷锁,人性的枷锁,还好结局有点尽人意,菲利普获得伯父遗产重回医学院,与多次帮助自己的萨利 ……此处隐藏6113个字……明媚和透彻,在漫漫长夜的苦度中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黎明。
那年的春,我结识了一位浪迹于邢台的孤寡老人。他借居的小屋很久无人居住,虽低矮潮湿,却收拾的井井有序。晨练的人们路过他的门前,透过那四块玻璃拼凑而成的窗子,就会看到灯光早已亮起,听到半导体播送着国内外大事。
到了春季,小屋绿茵环绕,花香四溢,无不让人驻足欣赏。每每周末的早晚,我会到小屋小坐。老者总说,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能喝上粥,吃上白面干粮,捡一天废品,也能赚个十块八块的,不愁油盐柴米。这屋子虽然憋屈点,但冬天可挡风,夏日可以避雨。临近年关,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老者说,过年回家一趟费用大,家里也没什么亲人,加上交通拥挤,不回去了,并约我过年到这里喝两杯。
年近七旬的老人,只身飘泊,谁又说没有孤独,不谓凄凉呢!然而,当一个历经磨难和艰辛的生命穿越了苍凉,又总会在艰难的生态中迸发智慧,在崎岖的道路上拥有坚强,在少许的收获中派生一抹知足和淡定。总能不时地遥望到旖旎的未来,日复一日的积淀着生命的勇气,以知足常乐的情怀,把人生定格在明丽如花的时光里。
人生是一个圆点,终点总要和起点相融,一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再多的梦想,再多的财富,再多的遗撼,再多的留恋,随着生命的延展,也终将在一片黄土中成为永恒。
既然这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心灵平添羁绊,接纳那些人生的纷纷扰扰呢。无论人生的驿站怎样的迁徙,一定该坚守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旷达,让我们在闭上双眼之际,便能看到大千世界的美仑美奂,当我们掩上双耳,便能听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这是何等的美妙啊。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不必精心去处世。就像口渴时喝一口冰凉的水,就像闷热时吹来一股凉风,这就是快乐。